話說小女子我大學讀的是外語學系,會進入財務會計這個領域完全是這輩子沒有想過的事情,但人生真的充滿意外不知不覺進入這個領域也5年了。在工作第一年的時候為了為求工作表現,下班後開始去文化大學推廣部修稅務法規、中會,後來工作滿兩年後剛好過在職專班工作年資的門檻,覺得學分都修了不如完成個學位吧。當下的心態是為了未來履歷可以加分。於是在25歲的夏天就開始會資所,工作學業蠟燭兩頭燒的生活,也因此在進行學歷認證的時候是有學分可以開始來審視的...在初步接洽過Becker顧問之後,才了解到AICPA每一州對於學歷認證都有不同的標準,有些州還會要求要有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而且每年各州都有可能進行調整對於學分數的要求..要求門檻最低的似乎是緬因州,但由於我要抵台灣CPA因此除了學分數之外又多了一個考量-就是AICPA全部合格後似乎只是發給一個合格資格證明的文件,正式AICPA執照是還要有相關工作經驗XX年以上,以及要取得必須同樣有AICPA的執照的人的簽名等等各州規定不一,取得執照才能抵台灣考科,光有合格的資格證明是不能抵的。因此從一開始考慮要選哪一州報考的時候就要連帶考慮進去...拿緬因州來說,雖然學分認證要求的資格最鬆,但是取得執照必須要有直屬上司的簽名來證明你的工作經歷及專業,而且該直屬上司還必須也要有AICPA執照才行。這一點對於不是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我來說十分困難,我的直屬上司是大陸人他拿的是CICPA...因此跟Becker顧問討論之後,決定選擇華盛頓州,該州需要24個會計學分與24個商業學分,並且24個會計學分裡必須要有15個屬於 Upper division accounting courses
由於在職專班的課程實際上教學內容相對於一般生的碩士班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因此說到upper division accounting courses 心裡有點一陣..一開始看到24+24個學分想說OMG還要補好多學分,研究所的畢業總學分也不過36學分,大學是文學院幾乎都不能用頂多只能說有修滿 150 credits ,是正式的大學學歷..在開始想說補修學分還要花多少錢的這時想到大三的時候親愛的爸爸說,讀文學院容易跟社會脫節去修一修一些商學院的課吧,於是當時聽了爸爸的話去修了經濟學 6 學分,統計學6學分( 其實還有初等會計學但因為大學部的初會不能抵) 爸爸萬歲~~~幸好當年是個乖小孩有聽爸爸的話 然後在職專班前在文化大學推廣進修部的稅務法規也有3學分派上用場了,眼前霎時出現希望之光阿阿~~
後來初步自己審視結果如下:
Business courses | ||
課程 | 學分數 | |
研 | 公司法 | 3 |
研 | 證券交易法 | 3 |
大 | 稅務法規 | 3 |
大 | 經濟學 | 6 |
大 | 統計學 | 6 |
研 | 資訊管理 | 3 |
24 |
Accounting courses | ||
課程 | 學分數 | |
研 | 財務會計(一) | 3 |
研 | 財務會計(二) | 3 |
研 | 鑑識會計 | 2 |
研 | IFRS | 3 |
研 | 財務會計專題 | 3 |
研 | 審計學 | 3 |
研 | 審計專題 | 3 |
研 | 成管會 | 3 |
23 |
其實老實說一開始很擔心害怕財務會計6學分到底能不能抵..不知道會不會被認為是upper division accounting courses,還是說要準備課綱翻譯之類....瞬間又腦補,跟Becker顧問討論之後給了我一個FAC的email讓我在正式寄出之前試問看看..內容如下,並且要附件成績單
第一次寄出2個禮拜都沒有回應...後來同樣的內容再寄一次,終於在第4個禮拜收到FACS的回信了:
但這只是在寄出正式的學歷證明前一個試水溫的方法,最後到底有沒有全部核准拿到准考證要以最後認證的結果為主,不是美國本土的學歷就是這樣,只能說多方蒐集資訊,不管怎樣一定都有風險的。有點嘔的差1學分,但是爬文的時候也有看到建言是最好總學分數是多於認證要求的,剛剛好的學分數風險更大。經過慎重思考,決定再到東吳會計系的進修推廣部去補修高等會計學6學分..一來是補學分,二來是碩專班沒有修過高會,但AICPA的考科中會含高會的內容,一石二鳥的心態~~ 2017/9月中開課 整個6學分修完會到2018年6月,而Becker面授開始是2017年12月,約到2018年6月結束。因此我預計到2018年6月之後進行學歷認證,報名2018年10.11月那個梯次的考試。當然這是最理想的情況下,讀書的進度是接下來會影響整個計畫的重點....
留言列表